长威
心灵家园 > 心灵投递 > 孩子“沉迷”卡牌我们怎么看怎么办?

孩子“沉迷”卡牌我们怎么看怎么办?

1205  信息来源: 福州教育  作者: 陈菁

近些年来,各种闪闪亮亮的卡牌开始在小朋友之间盛行,有学生沉迷于此,甚至还“倒卖”卡牌等。对此,学校应家校社一体地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尤其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走出困惑甚至无助。家长该怎么看怎么办呢?


一、怎么看

1.许多孩子购买卡牌的初衷源于对动漫人物的喜爱。且卡牌购买门槛低且具备收集属性,往往又成了孩子们的社交游戏。孩子误以为稀有卡牌的拥有者会受到小伙伴的羡慕,没有卡牌的会被“小圈子”边缘化。多数孩子沉迷于集卡,就是因为卡牌附加的社交属性,及其衍生的攀比、炫耀、从众等心理。

2.商家有针对性的商业销售行为。如“盲盒”集卡、“配套”集齐等招数,满足了儿童追求刺激、冒险的心理需求。

3.亲子关系不良的孩子,自我概念水平低,容易向“外”寻求认同与归属感,容易卡牌“沉迷”甚至成瘾。

二、怎么办

每一代青少年都会有自己的游戏和社交模式,就算没有卡牌,也会有别的,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心理现象,父母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但是,过度沉迷卡牌、倒卖卡牌以及与之相关的攀比虚荣、投机取巧等不良风气习惯的危害,则不容小觑。对于卡牌,“一禁了之”的做法,非常困难,而且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破坏亲子关系。教育工作如同治水,堵不如疏,正确的引导才会让孩子认同和接受。

1.建立高质量亲子关系。

当孩子沉迷卡牌时,家长首先要反思亲子关系是否出问题了。要多和孩子游戏、沟通,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这样孩子才能发展稳定的自我,避免陷入不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圈子文化”。

2.将危机转为教育契机。

在良好亲子关系和了解尊重的基础上,帮助孩子探索此类游戏的正面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孩子适当消费、合理规划等能力,将问题转换成良好的教育契机。

3.引导孩子进行“跳圈”。

帮助孩子寻找新的兴趣,在新兴趣中建立新的朋友圈,从而消除卡牌的“社交属性”,降低“卡牌”在孩子们心中的分量。新的圈子要符合孩子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比如滑轮圈、足球圈等。

4.帮助孩子树立理财观念。

一方面对孩子的消费行为要建立规则意识,可以通过家庭会议的形式,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谈谈自己对于消费和储蓄的看法,设立消费界限:另一方面帮助孩子对手里的零花钱进行储蓄消费捐赠等分类规划;此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计算自己在卡牌上的花费,然后把钱进行等值换算,比如可以购买多少个自己喜欢的东西,爸爸妈妈要工作多长时间等,从而帮助孩子树立金钱概念,养成节俭习惯。

5.巧用行为矫正技术。

当孩子沉迷卡牌不能自拔时,可以使用行为矫正中的“消退”技术,降低卡牌吸引力。家长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控制购买频率,比如从每天买一次变成每周买一次,再变成每月一次,渐进性地控制孩子的购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