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威
心灵家园 > 心灵投递 > 当生命被看见,也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当生命被看见,也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150

      作者:陈菡

    之前看到一则新闻,讲的是一个33岁的母亲,在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气到脑梗塞住院。想到有一句话形容的非常贴切,孩子身边的那个座位从他一年级开始变得有毒,坐之前还是一副母慈子孝,坐上去之后就是一片鸡飞狗跳。

很多妈妈们苦恼的是,为什么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该怎么控制我们的情绪?真的很想揍他,但揍完似乎也没解决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涉及到好几个方面,第一,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我的情绪控制不住,该怎么办 第三,揍完以后为什么还会反复,问题似乎没有得到解决

关于第一个问题,之前很多妈妈可能在想,上一期专栏明明说了孩子缺乏关注会捣乱,但我现在天天关注,盯着他写作业,怎么还在捣乱。

其实很多时候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学习状态以及他们的成绩,而他们背后为什么会这样并没有被我们看到。这里涉及到问题包括很多方面,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适应问题,低年级小朋友注意力水平,时间观念,学习习惯,责任意识,以及自我管理等方面,都是我们需要去了解和培养的

而第二个问题,如何控制情绪,情绪其实不能光靠控制,会内伤,但是可以管理。前两个部分会在后续的专栏中陆续提到。今天的重点来谈谈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揍完问题得不到解决呢。

 

这里用我的亲身经历举一个例子,事情就发生在今年国庆期间。由于孩子养成拖拉的习惯,所以希望她能在9月30日晚上将作业做完。一年级的作业量不算大,所以其他作业都已经在八点半以前完成了,只剩下一个拼音的任务每个拼音写三遍,拼读五遍,要全部写完的话需要写上六页纸,量不少,考虑到她比较累了,就让她早点休息,希望她能在10.1上午完成,她同意,但是到了10月1日上午,她一直拖延,磨磨蹭蹭,找了各种借口,就是不愿意去写,还跑去看电视,对我的多番催促置之不理,就这么拖了一个小时,各种软硬兼施无效之后,我爆发了,那时候感觉自己像一只发怒的狮子,失去理智地冲着孩子吼叫,并强行关掉电视,准备揍她。她吓坏了,哭着说会做,含着泪的双眼却没有隐藏住她内心的倔强。结果是,她还是没有去做。

说实话,这点觉察我还是有的,当我们的大脑处在情绪当中的时候,我们是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而且我们的情绪越失控,孩子的情绪也就越激动,在这种情绪状况下,如果还能够冷静地乖乖去写作业反倒是件怪事。这也就是解释了,为什么在辅导作业的时候,家长越吼,孩子越答不出来,因为在极度害怕或者愤怒时,他认知的功能已经失调了,也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们可以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只有在感觉好的时候,才能做得更好。有一个方法叫积极暂停可以帮助我们冷静下来,等到我们感觉好起来的时候,再回来处理问题。所以当下,我就把自己藏了起来,到阳台上做了几次深呼吸,我在家里设一个积极暂停区,遇到情绪时,到暂停区休息一下,我的暂停区放着我女儿小时候的相册和她喜欢的小东西,看着她可爱的样子,我会对自己说,这个很可爱的小女孩是我的孩子,我和她爸爸的智商都没有问题,也许她只是比我们要求的慢一些,她有自己的节奏,我相信她。说完这些话,我的情绪都会平复一些。在这里有个很重要的感觉是,孩子有自己的节奏,我相信我的孩子,“我相信”这三个字对我们和对孩子来说都是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我相信她是怎样的人,她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冷静之后我开始思考磨蹭背后可能的原因:(1)从幼儿园到小学确实需要一段适应的时间,毕竟幼儿园以玩为主,小学以学习为主,辛苦学习了一个月,遇到国庆长假,孩子可能希望好好放松一下(2)目前这个年龄的孩子可能还缺乏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家长包办的太多,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还没有形成为自己负责的观念。(3)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有限,加上房间里玩具太多,诱惑太多,容易分散注意力。(4)拼音对我们大人而言虽然很简单,但是对零基础的孩子而言,还是一件比较有难度的事情。(5)拼音不熟练,担心读错被家长指责。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件事,我还仔细分析思考了自己糟糕情绪背后的想法,以及内心的担忧和渴望也许是恐惧拖延带来的影响,也许还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承担自然后果,也许还有更多深层的原因,关于情绪背后的认知这个部分会放到以后的专栏中分享。

冷静下来思考完,我回到孩子身边,此刻她似乎也已经冷静下来。我开始和她谈心,并问她有什么想要对妈妈说的。因为我女儿喜欢画画,我就让她把自己的想法用小纸片一张张画出来。之后她将每张纸片上的画排了一个顺序,我和她一起读她的画,让她逐一解释给我听。画出自己的感受,这是一个她表达情绪的过程。

看了孩子的画,我心里不由地咯噔了一下之前心理学书上说的关于惩罚的四个R什么的,我原来是半信半疑的,看了她的画后,开始明白了。画中并没有像我自作多情认为的那样出现她关于不写作业的原因,而都体现一个主题:妈妈在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催促。自己很渺小,妈妈很强大,她打不过妈妈。。。。 ̄□ ̄||希望自己长大以后能强大起来,打败妈妈 -_-||

看完她的画,我突然联想到为什么很多高中生的家长经常说一句话:我家孩子原来很乖的,可是长大以后就变了。

其实有的乖只是表面上的,乖的背后也许是压抑的需求和渴望,问题一直都在,情绪也一直都在,压制或转移只是治标,没有被处理过的情绪,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一直都在那里。
   但是孩子小的时候大多是没有力量反抗父母的,只是青春期以后,他们有了对抗的能力,所以表面看上去问题是青春期才出现的,但其实一直都在

我女儿因为性子比较倔,所以被我发现打骂是对她一点用处都没有。但是很多孩子,是会被压制住的,但是从此心里就埋下了反抗的种子。当时的被压制会让父母觉得打骂是有用的,因为他确实乖了哈,但是家长其实会被这个短期的表面效果所蒙蔽,觉得简单粗暴的方式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因为看上去确实有效果啊。但是从长期看,并不是如此,单纯只惩罚的话,长期效果到底是什么,有可能带来四个R。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青春期很多家长非常头疼,觉得完全管不住孩子,孩子完全不听他们的,甚至拒绝沟通,只剩下嗯啊哦,而且有的非常反叛。因为在他小的时候父母使用简单粗暴的惩罚来解决问题,而忽略了与他心灵上的沟通,所以他的心门很早就关上了,对父母的方式也是简单粗暴。

还有一种就是想办法不被你抓到,比如撒谎,偷偷做很多事情不告诉你,避开你等等。还有一种就是非常自卑,觉得自己很不好,很多自卑的小孩都是被打骂大的,否定大的。有的孩子会表现出取悦型人格,一直在牺牲自己不断地过度付出去讨好别人,其实他们内心有深深的自卑感,将来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人际交往中还是在亲密关系中,他的一生都在寻求认同。比如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的老金,就是属于这一类。

 

所以情绪不能靠压制,其实夫妻关系也是如此,很多夫妻吵架,吵完就走了,或者吵完这个问题表面上解决了,只解决了事情,并没有解决心情被压制住的情绪未来有可能会在一件看似不经意的小事上爆发,这就是为什么经常会有夫妻之间互相翻旧账这回事,就是因为帐一直都没被清掉,当初的情绪并没有被处理掉,情绪还在那里,内心的渴望也没有被满足,所以随时复发。这个时候双方的沟通和情绪处理就显得相当重要。所以有的夫妻是越吵感情越差,为什么,因为只是压制情绪控制行为,而有的夫妻是越吵感情越好,为什么,因为在情绪过后双方会冷静下来进行一个沟通,这个过程对双方都是一种修复,彼此也会更了解双方的需求。因为情绪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对方要告诉我们的东西。

这时候家长也许会问,那不能只惩罚,那我们还能做什么。回到之前的例子,我和女儿情绪都平静下来之后,我做了一件事,叫做共情。所谓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去体验他人的心情,从而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去“看见”对方和女儿一起解读画的过程中我会尽量的描述出她的感受,并对她的感受表示接纳和理解,比如妈妈知道你学习很辛苦,想国庆休息一下,知道你在被妈妈凶的时候一定很害怕很难受。妈妈也知道你之前很努力,上周还考了百分,妈妈都看得到。

等她情绪稳定,觉得被理解之后,我才开始问她知不知道妈妈生气的原因,让她用自己的理解说出来,并和她讨论接下来可以怎么做,她那个时候告诉我她其实不是不想做,只是不想现在做,她说会在前面两天之内把作业做完。后来我和她一起完成拼音抄写和拼读也感受到她觉得枯燥所以磨蹭的那种心态后来和她一起想了一种方法,用她最喜欢的猫咪为素材来串成故事拼音,方式轻松快乐许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方法这个东西还是因人而异,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去想。在此就不多赘述。

  在这个案例中,共情的关键就在于:理解她的感受+肯定她的付出纠正前,先链接。

有句话说,关系比教育更重要。孩子会听你的话,其实并不是因为你讲的多有道理,而是因为他跟你好。其实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是往亲子银行储蓄情感的过程,随着情感储蓄越来越多,到了青春期,这个真正验收亲子关系的时期到了开始从情感银行提取储蓄的时候,如果储蓄够多,即使面对暴风骤雨也能变成和风细雨。但是如果情感银行的储蓄不够,甚至是负数,到了青春期需要提取的时候,就会面临很多的困难。这一点,相信很多家长深有体会。

其实不仅是亲子关系,包括夫妻关系,同伴关系,以及和长辈之间的关系,共情,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现在很多父母和长辈一起生活,在育儿理念上有冲突,甚至产生矛盾,常有的事。

记得有一次我和我母亲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一些分歧,当下双方的情绪都不是太愉快,我冷静之后找我母亲谈心,告诉她,我理解她的苦心,也懂得这么多年帮我带孩子非常的辛苦,年纪这么大了身体又不是很好,为了子女还没有自己的生活,这样的牺牲真的很大,我感到非常的内疚,也感到非常心疼。当下,我感觉到我母亲的眼眶湿润了。这件事情之后,我再和她谈女儿的教育问题,她明显容易接受的多。

 

其实想想很好理解,有的时候我们付出很多的时候,却不被理解,有的人甚至被指责,这个时候我们内心是很难受的,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很委屈,因为付出了那么多,并没有被认可。所以有时候,不是听不懂做不到,而是心里有太多不舒服的情绪让我们不愿意去做那些努力。而当对方能看到你所做的努力,你会不会觉得心理舒服了很多。别人再说什么你也容易听得进去。

台湾校园心理师舒霖说“生命只有被看见才有改变的可能”

当我们面对一个做出不良行为的孩子时,我们更多以情绪来回应(这很正常),我们还可以做的是,这孩子到底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能从中看到什么。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要做到这个很难,确实。毕竟共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真正发自内心的去理解对方,以及了解对方的想法,才容易精准地共情到对方。而且共情的效果也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就像中药一样,需要一个过程,慢慢发挥出作用,慢慢产生改变。

当然,被看见也不仅仅是共情,还可以有很多形式。

比如二胎家庭的父母,经常会发现大宝在二宝出生之后而感到自己失去关注,引发情绪行为的问题。我们其实可以试着让大宝体验“被看见”的感觉,有个学心理学的二宝妈妈就用了很好的方法。比如二宝出生,亲戚朋友经常只带礼物给小的,而她会事先准备一个给大宝的礼物提前给朋友,恭喜他当哥哥。比如多“拱”大宝:“哇,你这么帮弟弟,他一定很爱你”,“哇,他有你这个哥哥好幸福”。比如在大宝帮二宝做了什么事情之后就问二宝:“哥哥刚才帮你做了什么啊,有没有爱哥哥啊”,“哇,都没有爱妈妈,全家只爱哥哥”。鼓励二宝表达出对大宝的爱,让大宝有成就感,觉得自己被重视了,被需要了。被弟弟爱着,被全家人爱着。就好比有的老师会让不太自信的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感受到成就感和归属感,这也是一种被看见。

也许做到这些“被看见”有点难,也许我们还有太多情绪没处理好,暂时不愿意去做,这也是正常的。所以今后我会分享关于自身情绪处理,其实这是一件更重要的事。而在此之前,不妨容许自己慢下来,就像前面写作业的例子可能要马上做到不发火很难,但是做到不是只发火,也许是可以先试一试的。还有更重要的,好好爱自己,用心经营好自己,并从精神上富养自己,当生命中有了能量,也许有一天,可以真正发自内心地做到正面管教所提倡的那种温和而坚定

最后不得不说一下言传身教真的好重要。最近我女儿做作业的时候,我也拿起笔和本子坐在她旁边写这篇文章,她做完作业以后,也学着我拿出她的笔和小本子开始用拼音写日记。带着觉察和孩子一起成长,也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

在文章的最后,说一说我和女儿这个故事的结局。那天晚上女儿画了一张温馨的亲子画,说是送给我的礼物。我开玩笑说:“妈妈今天上午那么凶,你还送妈妈礼物啊”我女儿回答:“前面是很凶,但是后面,你表现的非常好噢。”(#^.^#)